隨筆 / 創作者的浪漫想像——關於「過了這裡,就是河堤。紀實創作展演」



只想問,
這樣的影像為什麼會需要配樂呢?

誰在寫誰?
一種對於他人進入逝去的自我安慰?

(得到了免費攝影集當紀念品)

-

  
(免費入場)
前100名入場觀眾贈送乙套76張紀實攝影明信片。


日期:2020年07月11日
時間:19:00入場 / 19:20開演
地點: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四段105巷40號(旁邊的空地)
地圖:shorturl.at/aIKT0 


台灣首次用影像和文字紀錄結合現場LIVE VJ、音樂的紀實創作,內容核心來自要走入歷史並成為興隆公共住宅的社區「安康平宅」。這場紀錄令人動容的不是浩大的建設工程,而是社區中被遷移的居民們。主創作者陳若軒及團隊將為時一年的紀錄濃縮成兩小時的展演,娓娓道來埋藏在社會住宅政策之下的故事。
  
活動內容:VJ 互動式影像與音樂表演。
影像內容 主創作者:陳若軒、吳亞林
現場VJ 演出 表演者:簡子凱 
現場音樂演出 表演者:王榆鈞、吳亞林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yThisRiver116/
  
《前導創作內容》
https://www.rhchen.com/bythisriver-116
  
本計劃由台北市政府委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執行。主創作者陳若軒進而邀請詩人葉覓覓、劇作家吳俊佑、散文作家劉宜芬共同側寫家戶,並與共同創作YLWT吳亞林、音樂家王榆鈞、影像剪輯陳若璞、簡子凱、徐志緯與王奐筑等合作創作。


-
關於
「過了這裡,就是河堤。紀實創作展演」
創作者:陳若軒
活動由台北市政府委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執行。
-

剛剛一直在反覆思考的是,這支關於「安康平宅」的影像作品,在這樣的活動展演下,意義是什麼?

1)作為社會運動的工具之一,進行議題的倡議,促發大家對於這個社區即將拆遷的關注,同時將原先居民的生活帶到眼前。
2) 創作者駐地一年,與居民培養信任、產生情感,在這樣關係的作用下,希望透過這支作品延伸出自我在這一年當中的體驗,除了使用不同創作者的創作,例如葉覓覓的詩作、散文作家劉宜芬、管管的旁白、王榆鈞的現場配樂⋯⋯ 最終完成一個作品的集體呈現,是一個個人的成果發表會。

在當下被很滿很滿很滿的音樂弄得非常煩躁。
這一切拆解開來看,都是我覺得很精緻、完整的作品。王榆鈞的音樂或許脫離影像,可以自成另一個單獨的創作,而不是與影像對話、承接、搭配或是其他。可是組在一起,最後的呈現就是讓人覺得很反感,因為這麼這麼多的執行,在我看來除了是導演希望在自己的作品藝術表現上進行加成之外,對於第一點目的的幫助一點也不大,反倒是看起來打著社會公益的旗幟,進行個人的嘉年華會。

在攝影方面,我沒辦法對於美學、美感進行太多討論,我只認為在形式上與經營照片的目的上,創作者陳若軒過往替蔡英文競選團隊拍攝的經驗給予他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即時掌握人物狀態的能力,但每個構圖都十分精心設計,精心到讓人感覺這張照片最終的藝術呈現大於他對於人物的關懷。會這麼想的原因是因為,裡面的人物都只呈現出一個面貌,儘管有多種角度,都只是為了服務「將被拆遷之居民」的形象,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脫離於此標籤的關注。

於是我不禁想,這樣的影像需要長達兩個小時、毫不間斷的配樂的原因為何?音樂的渲染力,在這樣的最終展演又扮演了什麼角色。那些一、四、五和弦根音與效果器帶出的綿長音效,還有畫面上倍增加的點點繁星、畫面的對稱效果、寫在影像旁的宋體文字與一行一行的獨白,到底想要增加什麼上去呢?

我最終給予自己的答案只有「導演的浪漫想像」。


若說,將它理解為一支錄像作品,它是讓人隨時進出都可以感知的嗎?那這中間去脈絡的敘事,是否正在與第一目的相違悖,僅是在剝奪更多的對議題的了解與參與事件的可能性,就像是它在活動中的實體化呈現——一本厚厚的,裝載著B5大小的攝影明信片集,明信片背後寫著創作團隊的名子,以及時間,然後鮮少有對事件的詳細描述,攝影集拿在手裡,沉到不行。

於是這個憤怒是否來自於,我常想,當人握有資源,沒有掌握好,是不是會讓沒拿到資源的人生氣。
… 這是當然的,因為心裡會不平衡,希望自己也能有拿到資源好好拍片的一天,哈哈。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紀錄片筆記/《未來無恙》_當陪伴止於一條長路

隨筆 / 新北市紀錄片獎 《游移之身 Moving in Between》

烏山頭影展! / 《上街》黃誠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