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緬甸導演 還是 台灣導演 還是 國族?

  • 筆記

[ 是 緬甸導演 還是 台灣導演 還是 國族? ]
因為MIDI Z趙德胤的《翡翠之城》放映活動,結識了在泰國已經待十五年的日本策展人,她現在暫居泰國,積極參與緬甸的電影節、電影工作坊、戲劇工作坊和舊劇院保存的活動策展,現在更在製造趙德胤的傳記式紀錄片。她說,趙導在山形影展拿了獎,但最近讓他最高興的事情是《冰毒》終於通過了緬甸政府的審查,這是一個官方性的大突破,因為連《再見瓦城》都無法在任何一個東南亞國家合法公播放映。在泰國遇到的困境是,當他們將電影送緬甸大使館審查時,他們認為趙德胤不是緬甸人,不予通過。
趙導的訪談裡,Taiwan's Lanscape是影響他決定拍電影的重要原因,從旁觀察的台灣社會對他影響至深,也因此近兩年,在緬甸興起小小的台灣電影Booming,尤其在工作坊與獨立電影圈掀起台灣新浪潮電影的討論熱潮。另個面向是,趙德胤積極的參與所有在緬甸的工作坊,分享在台灣的求學經驗,可是他的電影無法在緬甸放映任何一場。趙德胤拍攝的是他的家鄉、紀錄他的家人、紀錄鄰居的處境,泰國朋友都覺得奇怪,在台灣趙德胤比阿比查邦有名,其對於台灣電影圈的影響之深,甚至在重要影展上被稱作「台灣之光」。
很期待日本朋友製作的紀錄片,因為每每在泰國向朋友介紹台灣電影時,新浪潮之外他們所能想起的新生代只有趙德胤,可是我們還有那麼多好的年輕電影人,只是要怎麼走向台灣與泰國、馬來西亞、緬甸等如歐洲聯盟跨國的提案、電影製作,還是要從多瞭解彼此開始,總覺得影展裡的東南亞新勢力單元、以及我們這些乘著新南向翅膀在泰國田野式蒐集民間文化性交流活動的學生們,大家都在努力往那個方向邁進。誰是台灣人,以及台灣電影在東南亞是什麼樣貌,還是好模糊,希望企劃中的台灣紀錄片放映能悄悄成行,最喜歡的泰國導演在釜山影展工作坊的提案拿到首獎,自從上次辦完台灣電影的小型放映會後,很多人都在期待看見更多台灣,那個他們口裡說的親切又高度發展的小島。因爲在他們眼中,台灣的年輕人政治意識高漲,在自由的國度裡創作多麼幸福,不用把影片裡批判政治的隱喻說成一個為時間留下的註腳,不用擔心裝置被拆、電影臨時勒令停播。我也期待著、參與著、深愛著台灣的電影。
Chat...Naa,
means Next...life.
藝術家說,因為他不確定泰國的未來,所以為門中間留下一點空間,期待開門的人心裡有點迴響。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隨筆 / 新北市紀錄片獎 《游移之身 Moving in Between》

紀錄片筆記/《未來無恙》_當陪伴止於一條長路

人類學菜鳥筆記 /《溯流之河》與《樹房子》與嘉萊族(Jarai)